最新 2025-05-09

IoT无线组网模块,万物互联的底层通信基石

分享到:

随着物联网(IoT)技术在“快车道”上持续飞驰,一场“交互革命”正在人们的日常出行与工作学习等生活场景中加速爆发。从智能家居到智慧城市,从智慧交通到工业自动化,物联网(IoT)技术凭借着万物互联的泛在感知能力与无线组网能力,已为现代社会织起了一张高效、安全与无缝互通的数字化互联网络。

在此互联网络中,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沟通壁垒已被嵌入在各种物联网设备中的无线组网模块所打破,其不仅能让冷冰冰的设备共用一种“通用语言”,更能对整个互联网络进行监控、管理和智能化控制等远程操作,是构建万物互联世界重要的通信支撑。

从生活到世界,物联网的互联互通能力正在延伸

当空调、路灯、工业机器人等器件通过集成无线组网模块进化为具备互联互通能力的物联网终端时,设备间的自主协同将有望替代人工干预,由数据驱动的智能决策也将有望逐步取代传统人工决策,一个具备自学习、自进化能力的物联网社会形态正在显现。

例如,在智能家居场景中,空调、加湿器将会与温湿度传感器进行组网通信,通过实时获取家居环境中的温湿度数据,空调与加湿器将会自动调节工作状态以保持人体最舒适的体感状态。

全球物联网设备出货量统计及预测 图源:Omdia

据Omdia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物联网设备出货量达106.3亿台,而包括能源和公用事业领域的商业和工业电子设备预计在未来几年大量增长。此外,预计全球物联网设备出货量也从2024年起以约9%的年平均增长率增加,并且到2026年达到126.9亿台。

这些不断增长的物联网设备就像毛细血管般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每个角落,它们不仅重新定义了各种资源利用的效益边界,更在加速塑造着一个更智能、更便捷与更可持续发展的物联世界,而IoT无线组网模块作为万物互联的底层通信基础,其作用愈发凸显。

IoT无线组网模块,塑造万物互联的“通用语言”

在万物互联的生态系统中,如果说传感器是物联网设备的“感知神经”,那么IoT无线组网模块就是实现物联网设备间无缝互通的“通用语言”,这些高度集成的、小型化的与承载着不同通信协议的硬件单元,就是物联网生态系统中的不同“语种”,例如:

在0至100m的物联网组网通信场景中,由华普微自主研发的低功耗蓝牙(BLE)透传模块HM-BT4531就是短距IoT设备的理想选择之一。HM-BT4531基于新一代高性能、超低功耗蓝牙5.2芯片CMT4531,采用32位ARM® Cortex®-M0 内核,最高频率64MHz,片上集成48KB SRAM、 256KB FLASH,集成先进的5.2 BLE射频收发器,搭载集成PCB天线和外置天线座,可支持无线数据透传功能。

在0至15km的物联网组网通信场景中,由华普微自主研发的、支持LoRaWAN节点的、通过FCC认证的低功耗LoRa模块RFM6601就是远距IoT设备的理想选择之一。

RFM6601基于ASR6601 SoC芯片,具有低功耗,高灵敏度,远距离通信,高性价比等优点,同时能够提供丰富的外设功能,包括多个通用GPIO,32.768 KHz外部晶体振荡器,信道侦听,高精度RSSI,以及12位高速ADC及DAC等。

在城市级的物联网组网通信场景中,由华普微自主研发的Wi-SUN无线通信模块HM-WS-001就是城市IoT设备的理想选择之一。HM-WS-001集成了最新的无线通信技术,可满足智能设备对低功耗、高可靠性和大规模网络连接的需求。

HM-WS-001采用先进的射频设计和优化的协议栈,能在复杂网络环境中保持稳定的连接和高效的数据传输。此外,HM-WS-001还对Wi-SUN协议栈底层代码进行了定向优化,可通过AT指令实现Wi-SUN透传功能,适合轻量开发的系统集成方案商。

展望未来,随着各种通信协议兼容化与边缘计算智能化的协同突破,物联网系统将展现出更强的环境适应性与自主协同能力,而IoT无线组网模块亦将深度融入人类社会的进化脉络,成为奠定IoT设备间互联互通的通信基石。

在线选型

资料下载

期待您的来电 4001-189-180

联系电话

咨询邮箱

微信公众号

TOP
联系我们